夜
小
中
大
確認第一次打擊測試完成之後,演習場的控制台就按照預先的設置,自動開始設置新類型的靶標護盾。
打擊測試目標從一千噸級的護衛艦,直接升級成了兩千噸級的驅逐艦。
為了避免上次打擊測試造成的殘餘能量影響,第二個靶標與第一個靶標稍微拉開了一些距離,但是變化也不算太大。
小重慶這邊稍微觀測了一下,簡單矯正了發射的基本參數,很快就射出了第二枚導彈。
逸仙、重慶、平海、寧海她們這些前輩艦娘們,也帶著相當激動和亢奮的心情,繼續觀察對驅逐艦的打擊效果。
這次的目標噸位放大了一倍,但是最終的結局卻沒有什麼變化,導彈還是從船尾穿進去,直接在船殼內貫穿爆燃,直接摧毀。
然後是更高級的模擬軍艦,小重慶一個個的打過去,摧毀的目標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周圍的艦娘們越來越覺得離譜。
剛開始的時候,小重慶每次命中目標,摧毀測試目標的護盾,平海、長春她們都還會跟著歡呼。
後面慢慢的就麻木了,也不怎麼說話了,大部分人都機械的數著、念叨著、記錄著一個個新的結果。
從最小的千噸級護衛艦,到比較大的四千噸級驅逐艦,導彈只要不過穿,基本都是一枚直接癱瘓,特大號的可能需要補一刀。
萬噸以下的低級巡洋艦,無論是側舷打擊還是俯衝攻擊效果都很好,只需要兩枚導彈就可以基本癱瘓,偶爾需要補一刀。
萬噸以上乃至兩萬噸級的重巡,側舷和艦尾的打擊可能已經無法擊穿裝甲帶了,但是可以採用高彈道俯衝打擊。
對於這種級別的巡洋艦,俯衝攻擊效果本來就好於側舷攻擊,因此打擊能力也很不錯,三到四枚導彈就能大概率直接癱瘓,小概率需要額外補刀。
四枚導彈大概率摧毀兩萬噸級最強重巡的戰果,甚至比戰列艦炮彈的打擊效果更強,這讓現場的艦娘的震撼達到了新的高峰。
但是讓她們更加震撼的還在後面,也就是對於戰列艦、戰列巡洋艦的打擊測試。
從阿拉斯加級巡洋艦,到安德烈亞多利亞、伊麗莎白女王這種老式戰列艦,竟然都能夠摧毀!
從胡德、聲望這種戰列巡洋艦,到納爾遜、科羅拉多這些海軍假日的七巨頭,竟然也都有機會擊穿某些位置的水平裝甲!
當然,對戰列艦肯定只能使用高彈道俯衝攻擊,並且在某些過硬的地方會被磕碎,但是仍然有很多位置是確實能夠擊穿的。
把六枚導彈全扔上去,對於比較小型兩三萬噸的戰列、戰巡,也是能夠勉強癱瘓的,實在不行的就再裝填備彈進行打擊。
就算是納爾遜這種大型戰列艦,運氣好了也能夠六枚導彈重創,讓對方喪失大部分戰鬥力。
然後六枚備彈再裝填再打擊,最多總計不超過12枚導彈,就能夠確保癱瘓。
這種行為應用到戰場上,可以是多艘驅逐艦同時打擊,也可以真的直接原地補給再裝填。
因為雙方的距離55公里,遠遠超過戰列艦30公里的極限打擊範圍。
導彈驅逐艦們再裝填完成之後,戰列艦也沖不到有效的交戰範圍之內,還是得繼續被動挨打。
這種打擊測試,一直進行到二戰錢出現的,俾斯麥、北卡羅來納、維內托等新銳戰列艦的時候,才終於顯出了疲態。
新銳戰列艦相比傳統戰列艦,水平甲板的裝甲防禦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因為新銳戰列艦出現的年代,來自飛機的航空攻擊日漸成為新的威脅。
射程越來越遠的大口徑火炮,加上不斷增強的觀測與火控能力,讓大仰角拋射炮彈,畫弧線攻頂的打擊模式,逐漸變得可行了。
於是這個時代的新銳戰列艦在設計的時候,都不約而同的加強了上層水平甲板的防禦能力。
這種應對航彈轟炸和炮彈吊頂的水平防禦能力,恰好也可以應對俯衝下來的導彈,因為三種攻擊打擊的位置是大致相同的。
大裝藥的航彈或者高爆戰鬥部,持續不斷的轟炸這種戰列艦上層,可以把她們的船頭船尾炸掉,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