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劉氏一族八千子弟都已經在劉伯升、劉秀兄弟處積聚。綠林軍首領王匡、陳牧也帶人也趕了舂陵與他二人匯合。剎那間軍威大振,殺氣沖天。只是臨行之前,卻一直不見李通歸來。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情讓劉氏兄弟感到細微不安。起義軍隊成員龍蛇混雜,特別是王匡、陳枚的綠林軍大多是都是土匪山賊出身。劉氏兄弟深知要成大事,就必須嚴格約束他們,不然遲早會敗亡。但事急從權,一時半刻,到也難以制定有效的策略,只能先起義,再圖後事。
每一件大事的完成,都不是表面所看到的那樣簡單,而一個完備的計劃,則能夠將事情成功的幾率大大提升。劉伯升深刻地明白這個道理。在兵力會師之後,他便著手制定了一個先向西奪取西長聚城,再占領棘陽,然後攻擊宛城的戰略計劃。他意圖先占據宛城,憑藉這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割據一方,然後再傳檄天下,號令忠於劉家漢室的天下群英雲集麾下,共同討伐王莽,從而恢復漢室。幾大首領知曉這是目前最為穩妥的計劃,便欣然同意。
有人說「守業更比創業難」,這句話或許有些道理,但是創業之艱難,也是許多守業之人難以想像的。恰如此時的劉秀兄弟,在上戰場之初,雖然變賣了家中所有的財產,卻依然十分拮据。後來有人傳言,在劉秀上戰場之際,竟然沒有一匹戰馬可供劉秀所用。
無奈之下,劉秀只得騎著一頭水牛衝鋒陷陣。這成為了後世演義中的一段佳話,人們都說劉秀是「牛背上的開國皇帝」。
直到劉秀在戰場上斬殺一名新野軍士,他才繳獲到自己的一匹戰馬。這或許有誇大的成份,甚至有人不禁要問,綠林軍何等氣勢,哪能不為劉秀配一匹戰馬呢?殊不知,劉秀此時雖然驍勇,卻只是其兄手下默默無聞的一名軍士,即使有戰馬可配,也是配給劉伯升的。
幸好起義尚且算得順利,起義大軍很快就攻克西長聚城、唐子鄉(即今湖北省棗陽市唐子山下的太平鎮),他們殺掉了湖陽縣尉,打敗了新莽官軍。初戰告捷之下,起義軍聲威大振,這讓全軍的士氣大為提升。然而,讓劉秀和劉伯升兄弟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起義軍剛剛攻克西長聚城,綠林軍從將軍到尋常兵士就開始大肆搶掠,姦淫燒殺,無惡不作,激起了民間百姓的反對甚至是反抗。而隨著起義軍攻克了唐子鄉,劉氏兄弟的家族部隊得到了較多一部分財物,此事讓一向囂張跋扈的綠林軍知曉後,劉家部隊很快就陷入了危險的境地。說不定綠林軍在嫉妒和憤恨財物分配不均的心理上,會做出殺人奪寶的勾當。為了維持起義聯盟,劉秀當機立斷,將所收繳的財物大部分分給了綠林軍,這樣才使大禍消弭於無形。
軍心一定,士氣一漲,劉氏兄弟的野心就逐漸膨脹起來,連著他們的膽子也大了起來。二人與綠林軍商議,決定一鼓作氣,攻下當時比較大的縣城棘陽。整軍備戰方三日,劉伯升便急不可耐地傳令部隊進攻棘陽。也算起義軍的大幸,還沒等起義軍到城下,新莽朝廷的棘陽縣令岑彭見勢不妙,棄城帶著家眷逃走。起義軍兵不血刃就拿下了棘陽。
此時的李通,由於全族都被王莽殺害,自己更是遭到王莽的通緝,只能帶著弟兄弟以及少數賓客逃亡在外,四處躲避。不久,他便聽說劉伯升率軍,一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此刻正欲攻取棘陽。李通欣喜之餘,決定率門下投奔於劉伯升。當他趕到了棘陽城外時,遇到了劉秀的姐夫鄧晨率眾投奔劉伯升。本來李通還準備混進城中,做劉伯升軍隊內應。哪知他到了棘陽發現,城門上早已經改旗異幟,劉伯升竟然不會吹灰之力就將棘陽握於掌中。
李通、鄧晨來投,雖然沒使劉伯升起義軍實力大增,但這二人本身非比尋常,又是劉伯升的親朋好友,他們的到來不禁讓劉氏兄弟高興不已。此時的起義軍可謂是人才濟濟,劉伯升等待多時,終於在這一刻平地而起。他策劃已久的計策終於能夠得以實行,隨即他展開行動準備進攻目標宛城。劉伯升傳令部隊整軍三日,之後再傳令部隊攻擊小長安,即棘陽附近的一個富裕的地方。此刻劉伯升已經成竹在胸,只要拿下小長安,就立刻揮師北進,向南陽郡的重鎮宛城進攻。由此一來,大事可期。
劉伯升此刻儼然已經成了驕兵,驕兵必敗。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