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歷史不斷地前行,曾經的傀儡嬴政正逐漸成長起來,甚至有了要親政的傾向。當時,魏國有信陵君,楚國有春申君,趙國有平原君,齊國有孟嘗君,他們只是個公子,權力自然比不過呂不韋。呂不韋不僅是秦國的丞相,更是秦國的輔政大臣,軍機政務全部集中在他的手中,可謂一手遮天。
可是縱觀戰國四公子,哪一位都是禮賢下士的能人,收買人心的高手。其門下食客皆號稱數千人。這就讓呂不韋心中產生極大的不平衡,自己堂堂一國丞相,總攬朝政,竟然門可羅雀,門客極少。於是,呂不韋決定,要做得比戰國四公子更好,他不僅花費了大量的財力,招攬到了3000多門人,還對他們進行了嚴格的篩選,勇士、猛將等,呂不韋半點也看不上,他所喜愛的,是文采斐然、智謀超群之人。
這也許與呂不韋自身的身份有關,呂不韋本身是一個商人,精於計算、長於謀略,那些販夫走卒,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莽夫,呂不韋怎麼可能將他們放在眼裡?秦國猛將如雲、高手林立,呂不韋也犯不著去犯忌,蓄養那些征伐猛士。
呂不韋在權力上已經達到了一個巔峰,除非謀權篡位,否則再難有進一步升遷的機會。為今之計,只有通過著書立說,樹立自己的威信,擴大自己的影響,繼而名傳青史,才能讓呂不韋提起濃厚的興趣。而且,呂不韋深知,僅僅憑藉自己的才華,著書立說以傳千秋萬代,時間上不允許,能力也有限。只有充分地依靠自己的優勢,才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
所以呂不韋決定,要藉助那些擅長舞文弄墨的門客和擅長爭辯的人才來幫助他實現這一願望。呂不韋讓門下食客各自著述,只要是自己所聞所見,所思所想全部都寫出來。等到數千篇文章交上來後,呂不韋才發現,竟然五花八門,三教九流、士農工商、國家興衰治亂、天地萬物榮辱,沒有什麼不囊括其中的。表面上看來,這些文章沒有任何線索可查,沒有任何體系可表。這整個兒是一部雜文,水平不同,高低難榷,何以成就不世奇書呢?
這時候,一個門人向呂不韋建議,可以挑選一些寫得好的人,對搜集上來的文章進行系統地篩選,對其歸類整理,刪除、更新和重新組合。呂不韋想以此書彪炳自己功績,也希望它流傳百世,所以他半點也沒有馬虎。書成之後,他還組織人員對其進行了數次修改,直到達到滿意為止。
在眾人的努力下,公元前239年,《呂氏春秋》(也叫《呂覽》)橫空出世。
《呂氏春秋》著述完畢後,呂不韋又挑選幾位博學之人對這些文章進行遴選、歸類,綜合在一起。呂不韋自認為,《呂氏春秋》堪稱千古佳作,甚至還誇口說,此書是包攬了天地、萬物和古今的絕世奇書。
從當時的實際條件而言,能夠成就如此鴻篇巨製,實在是很難做到。呂不韋藉助秦國的強大以及自己的權勢,才得以成書。
單以《呂氏春秋》全書的體系而言,可以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其中,十二紀是全書的精要所在,分為《春紀》、《夏紀》、《秋紀》、《冬紀》,每紀都是15篇,共60篇。在「法天地」的基礎上,最終編輯而成了這部書。十二紀象徵「大圜」的天,因此,《呂氏春秋》在這一部分,將十二月令作為組合材料的線索。《春紀》討論的是養生的方法,《夏紀》論述的是教學與音樂理論,《秋紀》討論的是軍事戰爭問題,《冬紀》則主要論述人的思想道德問題。八覽,因為丟失了一篇,所以只剩下63篇,自開天闢地而始,一直說到做人務本之道、治國之道以及分別善惡是非、如何駕馭百姓、成就君王大業等。六論則總共有36篇,雜論各家學說,但依舊有自己的主線。
在《呂氏春秋》26卷中,囊括了161篇文章(現在存有160篇),總字數達20多萬。其內容駁雜,主要包括儒、道思想,同時還兼有墨、法、兵、農、縱橫、陰陽家等各家思想,還涉及天文、地理、曆法、數學、音律等方面。
所以《漢書·藝文志》一書中,將《呂氏春秋》列入雜家。這自然指的是其涉及的內容太多,太過駁雜。但是通觀整本《呂氏春秋》,就可以發現它具備完整的組織系統,大量的理論構架,前後銜接嚴密的組織體系。恰如《用眾》所說的那樣:「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