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更新時間:2012-08-04
時已至亥時,夏蟲依舊長鳴。
精緻的白瓷燈盞之下,李曜放下手中的宣筆,輕輕吹了吹麻紙上的墨跡,輕聲念道:「玉杯汾陽酒,金盞高粱台。寂寞隨燈隱,滄桑只在懷。霜月居何處,秋風欲滿宅。長天知我意,當送故人來。」[註:原創詩作,謝絕轉載。]
他輕嘆一聲,將麻紙一卷,放在旁邊書筒之中,輕輕吹滅燈燭,脫去外衣,斜躺在窗邊竹榻之上,望著窗外的夜空,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或許是習慣了現代社會的空調、風扇,李曜今年一到夏天,就總覺得自己似乎比以前怕熱了許多,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煩意亂。
尤其是從代州出走到了晉陽之後,這幾天下來,白日裡有許多事要忙,晚上又總覺得太熱,時間早了根本睡不著。
這幾天下來,李曜忙得腳不掂地。他不僅要指導技術工匠改進煉鐵的各自設備和審核原材料的購入價格,還要聯合節帥王府對屬于帥府的各個礦場、炭場進行整改,該裁員的裁員,該加薪的加薪,同時軍械監牙門、礦場、炭場等各個「部門」,都要執行他公布的新制度,而這個新制度還不光是賞勤罰怠,還有許多關於倉儲、物流方面的講究,那些原來的人員根本不懂,李曜必須一項一項跟他們說清楚,講透徹。
晚上回來之後,反正也熱得睡不著,乾脆挑燈夜戰,寫下一些心得體會。今日白天查看坩爐改造的時候,李曜望著那皮製風箱,忽然想到後世的木風箱,比皮製風箱不僅牢固可靠,而且效果好得多,回來之後便凝神回憶木風箱的相關構造,看能不能提前把這個推拉之時都能鼓風的先進產品弄出來。
中國的鼓風器最早是皮囊,後來是風扇,再後來才是風箱。
從春秋後期開始,中國就用皮囊鼓風冶鐵。這種皮囊兩端細、中間鼓起。其外形和當時的一種稱為「橐」的盛物容器相似,因此又稱為「橐」。裝有此種鼓風工具的冶鐵爐又稱為「爐橐」。
鼓風用的橐富於彈性,在空虛的時候是鼓起來的,橐上裝有一個陶製的拉杆,使用時手握拉杆不斷將橐前後推拉,使之壓縮和鼓起。皮橐在掛起與壓縮的過程中將風吹到冶鐵爐中,這樣的操作過程就稱為「鼓風」。
隨著冶鐵業的發展,冶鐵爐的容積不斷增大,所需的風橐也相應增加。因多個橐排在一起鼓風,所以又稱為排橐。西漢《淮南子·齊俗篇》說:「爐橐埵坊設,非巧冶不能冶金。」也就是說西漢時的冶鐵業的設備有爐(溶鐵爐)、橐(用人力推拉的排橐)、埵(音duo,意為吹火筒)、坊(土型範)。東漢《論衡·量知篇》說:「銅錫未采,在眾石之間,工師鑿掘,爐橐鑄爍乃成器。未更鑄橐,名曰積石」。可見,東漢時仍用橐鼓風。(註:范文瀾著的《中國通史》第二卷214頁在講解水排時說:「東漢初年,杜詩任南陽太守,創造水排,用水力鼓動排橐(風箱),鑄造農器。」風箱是放在括號里給排橐作注釋用的,風箱之說不過是就其鼓風之用途而言。由此可知,東漢初年的風箱實際上仍是皮囊。)
宋代以前,鼓風器沒有多大進步,依然是皮製為主。較簡單的風箱是北宋時期發明的木風扇,北宋年間成書的《武經總要》記載了這項發明。木風扇由木箱和木扇組成,剛性較皮囊好得多,操作方便、風量大、漏風少。稍後,又出現了長方形的木風扇。這兩種木風扇都是利用箱蓋板的開閉來鼓風,在宋元時期得到廣泛使用。在元初王幀所著《農書》的水排圖中,也繪有這種長方形木扇的圖形,叫做「木扇」。關於水排的演變,王幀指出:「此排古用韋(經過加工的皮)囊,今用木扇」。
按照李曜隱約的記憶,還大體能記得風扇大約發明於北宋,但他不打算這樣一步步走。他現在打算「創造發明」的活塞式風箱,最早見於明代,放在後世來看,只能說是一種古老的活塞式鼓風器,其記載史見於明代宋應星著的《天工開物》,不過這東西一直沿用到二十一世紀還沒淘汰,在農村依舊比較常見。
這種風箱兩端各設一個進風口,口上設有活瓣,箱側設有一風道,風道側端各設一個出風口,口上亦置有活瓣。通過伸出風箱外的拉杆,驅動活塞往復運動,促使活瓣一起一閉,以達到鼓風的目的。木風箱的動力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