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兵部尚書李邦華還在向崇禎匯報,整理兵部武庫的情況。情況之糟糕簡直令人瞠目結舌,賬本兒上的物資和裝備,經過他的清查,只有不到三成,而且朽壞不堪。
此時,勛貴和文官們正在為了推卸責任爭吵不休。皇帝剛剛的好心情一掃而空。此時陰著臉,冷冰冰的看著他們狗咬狗。
反正今天,不把京營的裝備落實了,他是不會罷休的。
此時,楊凡不關係他們的這些破事,而是皺著眉頭,思考起現在的形勢來。目前,朝堂的激烈變動,已經有些脫離原來的歷史發展軌道的跡象,接下來會怎麼變動,必須認真考慮。
對於裁撤九邊重鎮的計劃,楊凡其實是支持的。只不過他不願意表態罷了。此時他更關心自己會不會在這場變動中受到損失。
平心而論,九邊還有些部隊是比較能打的。
像是陝西的西軍,其後來在松錦之戰中打的就比較頑強。
如果他們真的能在熱河這塊土地上,把一個個的城堡、堅城修築起來,確實可以封鎖住建奴。
但是,這裡邊的變數很多。情況如亂麻一般,剪不斷理還亂。說不定那裡出問題就會搞不下去了。
但是,推動這個計劃的東林,不論成敗,他們都是贏家。
現在陝北已經開始亂了,好多造反的。榆林鎮和固原鎮的兵馬調的走嗎。這些都是存疑的。
楊凡心裡嘀咕,是不是陛下和東林打算把他騙去西北。
滅掉了土默特和鄂爾多斯人,後讓他留在陝西剿滅造反的那些人。只有這樣才能把三邊總督下面的九總兵調出來。
西北那個破地方,兔子不拉屎。誰愛去誰去,楊凡可是沒有一點興趣,留在那裡剿匪,給他封王他都不去。
關鍵是那個匪患,是怎麼剿滅也剿滅不乾淨的。按下葫蘆浮起瓢。
雖然,現在陝西還沒有失控,但是,這個局面也維持不了多久了。百姓沒飯吃,起來造反是小事,關鍵在於陝西邊軍那頭。
從沒了魏督公,陛下登基已經一年了,除了塗山去榆林鎮處理兵變時發了一次軍餉外,就在再也沒有發過軍餉。三邊總督的軍餉和糧草,主要時靠四川、陝西、山西三省就近解決。
目前四川正在打仗。因為萬曆末年的強行改土歸流,導致奢安之亂的爆發。西南的土司們集體反了。戰爭從天啟元年一直打到崇禎十年。才被鎮壓下去。
這場糜爛四川和貴州兩***達17年的混亂,明朝耗費了極大的兵力和財力。
《明熹宗實錄》有過統計:
「除去戰爭間隙,平均計,鎮壓奢安之亂,前十年間應耗兵560萬人次.運夫45O萬人次,日用銀12000兩,日用米7200萬石;集中大將、偏稗將、撫按司道印官上千員。」
現在四川自己都成戰區了,那裡還管的了三邊總督死活。這場戰爭還要打十年呢,西北的錢糧沒指望了。
問題關鍵是,繼續這麼拖欠軍餉不發,邊軍們就不是簡單的白天當兵,夜裡化身強盜了。
驛站的人員不是也不發工資嗎,拖欠的太久了,我們就不是開黑店這麼簡單了。李闖王此時,還沒有失業,暫時還在盼望著補發工資呢。
西北局勢失去控制,就是從邊軍開始成建制的投向農民軍開始的。
你們不發餉銀,老子自己去找餉銀。誰有銀子和糧食,就找誰要。
本來賊是打不過兵的。盧像升率領兩千人,就能追殺四十萬農民軍。
但是,在反覆的拉鋸和曠日持久的戰鬥中,賊得到了充分的訓練。被官兵在戰場上訓練得水平不斷提高。
加之朝廷發不出軍餉,乾脆
,官兵也公開變成賊軍後,局面就這徹底失控了。
另外,寧夏鎮早已成為軍閥了。
當年嘉靖朝寧夏兵變殺死巡撫重臣,最後不了了之。
從此,就開啟了大明邊軍兵變得標準操作流程,這一經驗得到了推廣,各地邊鎮紛紛開啟粘貼複製模式。寧夏兵變模式成為各地邊軍兵變的範本。
楊凡很擔心,一旦帶著京營去了西北。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