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乾清宮,西暖閣,崇禎目光冰冷的看著對面的大臣們。
「諸位有何說辭。」崇禎把那份被纂改的敕書扔在地上。
這事兒就沒法說,解釋不了。
弘治以來提督京營者,就不能兼管巡捕營。
這是祖宗家法。
各人全部都不說話,低頭不語,直接裝死狗。
這事水太深,摻和不得,一邊是提督京營的頂級勛貴,一邊是權傾朝野的東林大老。
當天當值的是閣老劉鴻訓,他嫌疑最大。
鬼才信東林沒有什麼企圖,只是劉鴻訓貪財的個人行為。
頂級文官集團和頂級勛貴掌兵權者的勾結,想想都讓人直冒冷汗。
永樂十九年,明成祖將國都由南京遷至北京,維護北京治安的五城兵馬司成為了保衛京師治安的專職機構。
弘治年間,隨著政治腐敗和社會矛盾尖銳,京城治安日趨惡化。
為了彌補五城兵馬司在巡捕、緝盜方面的不足,巡捕營正式建立。
巡捕營是在明中期以來,社會治安不斷惡化、五城兵馬司難以勝任巡捕職能的背景下建立的。
巡捕營正式設立於明弘治年間,設有提督官、中軍官、左右參將、把總等職位,提督官多由官品相對較高的武將兼領。
巡捕營的職責主要是巡邏捕盜,輔之管制和清逐遊民及執行一些臨時性任務。
巡捕營事務主要由巡視京營科道和兵部管理,但在實際執行中,與巡捕營有職能重疊或進行合作的部門一一如錦衣衛、順天府(宛、大二縣)、巡城御史等都對巡捕營事務有一定的發言權。
巡捕營的活不好干,婆婆多,事務繁雜。一天兩班倒,白天一班,夜裡一班,幸苦的很。
管的都是京城地面上的小到雞毛蒜皮,雞鳴狗盜,大到刑事桉件各種雜事。待遇不高,責任不小。
和東廠錦衣衛不同,他們權力只有抓捕一項,抓了人,還要送到順天府、東廠、錦衣衛衙門法辦。其實是個苦差。
但是,他們接地氣,和三教九流都有接觸。
所以,衙門雖然級別不高,機構不大,可是四九城裡他們才是真正的地頭蛇。
沒有他們打探不到的消息,也沒有他們辦不了的事情。
但凡有不合法的勾當,沒有他們首肯,你是休想辦成的。
這自然也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還好,鄭其心機警,忠心用命,這才發現了敕書的問題,朕想問一句,有這麼大問題的敕書,經過了層層機構,審批時間這麼長,經過這麼多人,為什麼就沒有人發現。」崇禎氣憤的臉都白了。
東林和勛貴勾結,你們想幹啥,翻天嗎。
巡捕營最高長官是提督巡捕營輯盜事,簡稱巡捕營提督。目前是衛所世襲軍官出身的鄭其心在位。
明代後期,衛所崩壞,為了國防,逐步採用招募的營兵來作戰。
衛所被重新定位正軍,主要用於地方的防守和治安。
營兵被定位游軍,也就是游擊將軍所統之兵,用於機動作戰。也就是野戰兵團。
而營兵的軍官,也就是營官的來源主要為衛所官群體,從中進行抽調。
萬曆年間,山東來州營的幾任參將,皆調任於衛所官,然而衛所官,多從指揮僉事和錦衣衛千戶出任。
所以楊凡作為遵化衛指揮同知,錦衣衛指揮僉事,是有資格調出,做營兵的高級官員的。比如升任某一支新建立的營兵的總兵和副將的。
崇禎年間,宣府總兵官備選人物有兩名,一為董繼舒,從龍門所百戶入仕,歷任都督同知、都司僉書、後來升為甘肅總兵。
另一位人選為鄭其心,出身為潞州衛指揮使,由此可見,營官來源甚為單一。
此時,崇禎為了加強京城自己掌握的兵力,把宣府總兵董繼舒調到豐臺,作為自己能夠直接控制的野戰機動兵力。
同時把鄭其心也調到京城內提督巡捕營。掌管京城治安。
有了這兩個人,一外一內,分別掌握兵權,他才能在紫禁城高枕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