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第473章 強敵(下)
大金建國以來,東北重鎮無非廣寧、遼陽、咸平、會寧。人丁較密集、經濟較發達的區域這就這四處,最多加上新進轉入定海軍手裡的復州和蓋州。
而蒙古驍將哲別出兵十日,東北重鎮已然丟失半數,咸平府也岌岌可危,隨時將入蒙古軍的掌握。
此時,更北方的上京、肇州等地,已經冰天雪地,平地雪深尺許,這兩地,乃至胡里改路、速頻路本該響應女真官員號召的諸部、諸乣,就算知道南方天翻地覆,也全都動彈不得。
紇石烈桓端和溫迪罕青狗兩個,接連派遣使者到復州叫苦。韓煊、李雲不敢怠慢,引著使者八百里加急渡海,向山東求援。
「蒙古軍南下,早在我們所有人的預料之中,可是紇石烈桓端就任東北宣撫使半載,手中少說也有兩萬人。他們居然連十天都沒頂住,就被逼到城下了?」
郭寧拿著求援文書在手裡,覺得荒唐,有些惱怒。
「當日紇石烈桓端的兵馬,和蒙古人也是打過幾場的,我覺得,這人還挺硬氣,這才給了他機會。此前李雲那邊,也多有稟報,說紇石烈桓端整軍經武,並無懈怠。這是怎麼回事?說他一觸即潰,都是抬舉他了,治下這麼多城池,沒有一座頂得住一天的麼?」
他將求援文書擲落地面,大步回座,沉吟不語。
定海軍如今控制的地盤,多達十七個軍州,隔著大海的復州、蓋州兩地,土地算不得廣闊,人民更是稀少,按照常理,似乎算不上核心利益。
但實際上,復州、蓋州對定海軍的意義,遠遠超過其土地和人民本身。
大金國對東北內地的治理,由熙宗皇帝開始,至海陵王時大成。大體上,是通過推廣路府州縣的制度,注重選官以代世襲、考課以促治理、監察以清吏治,也就是強行嫁接漢家制度,以此促進經濟發展,人丁繁盛。
但這種發展,幾乎完全依託於金國朝廷對東北的重視。一旦朝廷不再重視,則一切治理和建設都會迅速坍塌。
比如,海陵王本人是熱衷於在東北內地推行漢化的皇帝,但他的目光始終都在混一天下。為了徹底壓倒女真貴族的守舊勢力,他不惜自行摧毀了上京會寧府,迫使大批女真人背井離鄉南下。
這一來,東北內地的治理高峰,也同時成了衰頹的開始。
自明昌以後,大金國開始衰弱,而東北內地早就已經恢復到了女真人崛起之前,那種各部落交相侵攻的狀態,殊少大金國屬民的自覺。
甚至許多女真人,明明是正經的開國四十七部後裔,但無論習俗還是心理認同,都愈來愈趨近於東北內地本有的胡里改人或者野女真部落,反倒和遷往內地的女真人日趨隔絕。當日紇石烈桓端三天兩頭派兵鎮壓地方部落,忙得不可開交,便是這個道理。
這樣的局面下,郭寧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拿著相對較好的生活水平誘引,反而和諸多部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半年來,足有四五千的胡里改女真、黃頭女真或契丹人陸續南下,投奔定海軍,成為重要的兵源。
而紇石烈桓端等人為了維繫自身在東北的地盤,又不斷加大與定海軍貿易的力度,給定海軍帶來了巨額的利潤。
別的不提,只武器這一項。
按照木華黎打探到的消息,定海軍用制式直刀三柄,就能換取一匹東北好馬。可實際上,山東本地依託宋、金兩朝礦冶的基礎,又厚待匠人,鼓勵大規模生產,他們產出刀具的成本,早就降到了一貫出頭,而馬匹轉手賣給南朝海商的價格,則在八十到一百貫之間浮動。
這已經不能用暴利來形容了,而是徹頭徹尾的搶劫。只不過搶完以後給一點鐵製的武器,作為心理慰籍罷了。
再考慮到較富庶的北京路易手以後,東北內地對食鹽、對布匹的需求,也全都仰賴山東的供給。這片區域的產出和需求,已經和中都大興府一樣,成了山東不可或缺的財源,是定海軍擴軍備戰的經濟支柱。
既如此,咸平府路的求援,該怎麼應對?
「蓋州,復州兩地,有韓總管鎮守,麾下也都是精銳。縱然野戰不敵,依託城池層層據守,至不濟也能靠著山東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