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正月間,浙東大地寒風冷冽。
從紹興府、寧波府南下的官道上,大股清兵浩浩蕩蕩的向南進發。
在清軍身前的道路上,隨處可見撲死的明軍屍體,身後則是濃煙滾滾的浙東大地。
清軍前方,一座綿延的大營內外,鋪滿了屍體,營門前的望塔,斜倒在地上,寨牆和拒馬樁被掀翻,木樁散落。
營地內的帳篷,大多被燒毀,或者濺滿了血污,地上到處都是散落的刀、槍、盾牌,明軍屍體,以及一面面冒著青煙的軍旗。
在清軍攻下富春江上游的嚴州,繞過明軍江防,攻入金華後,博洛強攻金華城,卻被朱大典擋在了城下。
眼看不能快速奪下金華,插向台州,博洛立刻改變策略,留萬餘清軍監視金華城,他則親率三萬清兵,向東挺進,殺入紹興,準備包抄富春、錢塘一線的明軍主力。
朱以海在得知嚴州失陷,清軍攻入金華後,就知道江防不可守。
於是近十萬浙軍主力,與從側翼包抄的三萬清軍,進行了一次賽跑。
十萬浙兵倉皇南撤,想要在博洛切斷浙軍退路前,逃至寧波,然後重新構築防線,進行抵抗。
正月初五,就在鎮江大戰開始之時,朱以海趕在博洛殺到會稽之前,逃入了寧波府。
這時江防全線崩潰,多鐸率領大軍追至紹興,於博洛會師後,十餘萬清軍,湧入浙東,便開始對明軍,進行無情的追殺。
正月初七,博洛追至寧波,王之仁斷後,於鄞縣被清軍擊敗,三萬明軍損失慘重,將士四散奔逃,或向東逃入大海,前往舟山群島,或者向西進入四明山區。
越國公王之仁,兵敗被俘,痛聲大哭,「壞天下事者鄭芝龍,北兵精銳盡集浙中,閩中大軍十萬,不發一兵相助,浙兵孤軍,如何能敵。今日事敗,唯一死而已!」
博洛見王之仁不降,令人絞死王之仁,棄屍鄞江邊,後被當地百姓收去,葬於東錢湖畔。
清軍占據浙東,大學士謝三賓、宋之普、方逢年等人投降,武將陳學貫等人也紛紛投清,黃宗羲、張岱等人見事不妙,逃入清軍統治區域,遵從清制剃髮,以明朝「遺民」自居。
隨著清軍主力進入浙東,浙江抗清局面立時崩壞,令不少抗清人士灰心,不是投清,就是剃髮做了順民,紹興、寧波兩府,徹底落入多鐸之手。
正月初九,多鐸令博洛繼續追擊,清軍於奉化再次追上浙兵,方國安與博洛交戰片刻,便率領大軍繼續南竄,明軍再次被清軍擊敗,大學士張國維、大理寺少卿陳潛夫,未跟上大軍,被困奉化縣,自殺殉國,同死之人,有近百人。
博洛連戰連捷,緊追著朱以海不放,不抓住他,絕不干休。
清軍一路追擊,至寧波與台州交界的天台山楓樹嶺時,遭受張名振伏擊,損失近千人,才停止追擊,浙兵在抬州一線勉強站穩陣腳。
此時,十萬浙兵,逃入台州的兵馬已經不到四萬人,半數人馬被清軍斬殺或者擊潰,損失可謂慘重。
浙東之戰進行到這裡,似乎已經沒有懸念,楓樹嶺地形雖然險要,但想要阻止清軍的攻擊,將清軍擋住也不現實。
多鐸在寧波等候博洛抓住朱以海的消息,不想卻收到前軍被伏擊的消息,這讓本來不打算親自出手的多鐸,領兵離開寧波,準備一舉蕩平台州、溫州,一鼓作氣的掃清浙江明軍,為奪取福建做好準備。
……
台州府,楓樹嶺上,明軍營寨內。
朱以海、方國安、張名振等人,正在商議局勢,發現真是一籌莫展。
實力相差太大,浙東明軍根本不是清軍的對手,靠著浙東殘兵,根本無力扭轉戰局。
這時幾人正商議之時,獨眼方士衍忽然挑帳進來,驚惶道:「殿下,多鐸來了!」
朱以海臉色一沉,露出一絲驚慌之色,「這麼快!」
楓樹嶺位於天台山東麓,象山港之西,臨近海港,地勢險要。
這時朱以海等人,站在山頭,向北遠眺,只見遠處一條如同巨蟒般的人流,進入山嶺下的清軍營寨。
眾人注視清軍,看見各色衣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