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時不再來,布告遐邇,咸使聞知。敬哉特諭。」
隨著檄文發出,王彥在武昌舉兵,命戴之藩為先鋒官,率三萬大軍沿著江北東下,為皇帝分擔些壓力,保護皇帝的側翼,同時也為後續大軍掃清障礙。
明朝的動作這麼大,早就驚動了江南的洪承疇。
早在三月間,滿清的細作就不斷傳回消息,隆武、鄭成功、王彥的動向,慢慢匯集到洪承疇的案頭,他就知道事情不對頭了。
種種跡象表明,南朝皇帝,確實如同他預料的一樣,再和議破裂後,惱羞成怒的將要發兵攻打江南,只是南朝來的有些快,他也並沒有完全做好準備。
如果只是江西一路明軍來,洪承疇並不懼怕,甚至有信心,吃掉這支明軍,但這次南朝來的軍隊卻比較多,東面海上有魯王、鄭成功,西面有隆武和王彥。
特別是從湖廣傳來的情報顯示,五忠軍五鎮一標,除了鎮守川東要害的忠義鎮外,其他幾部人馬都在往湖北調動,王彥集結這麼多精銳,肯定是對江南勢在必得,這就讓他有些不安了。
四月初,圍攻如皋一個多月的多鐸,忽然在即將破城的前夕,收兵返回了揚州,讓張名振、謝遷等人如釋重負。
這時魯監國與鄭成功的船隊,一前一後的進入長江口,魯監國為張名振帶來了大批從廣州購來的米糧,還有從日本買來的火藥、兵器,裝備人馬,並也發表一篇檄文討清。
不過魯藩發布檄文後,卻沒有後續動作,並沒追殺撤退的多鐸,而是在如皋等地進行休整。
迫使多鐸撤兵的原因,正是隆武和王彥先後發兵。
四月十五日,戴之藩帶著齊裝滿員的忠勇鎮三萬人,一萬押糧民壯,士氣高昂的從武昌出發,與此同時,金聲桓與清將金礪激戰於池州,鄭成功從金山衛登陸,攻打松江府,奏響了收復南都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