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秋

第698章 蓄勢待發

阅读页设置
背色

  

  

  

  

  

  

  

  

字體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書架 下一章

    南京作為明朝的南都,光復帶來的政治意義十分巨大,可以誰光復了南都,便站在了政治上的制高。

    特別是隆武、魯藩血統先天不足,無論誰做了江山,都感覺有像是遠房表兄,乘著家裡公子不在,竊取了家族的遺產。

    光復南京,對於隆武和魯藩而言,是抵消他們血統不足的絕佳機會,誰先進南京,誰的法統地位就無法動搖。

    若是隆武先入,那就是主宗子孫不孝,使得天下板蕩,社稷淪喪,而他以旁支疏藩的身份,力挽狂瀾,光復宗廟,功績可謂直追漢之光武。

    唐藩一脈,等於再造河山,重開祖宗基業,天下法統便自此歸唐。

    若是魯王先入南京,那皇帝輪流坐,明日到我家,隆武壽元一盡,必是魯藩承繼大統。

    除了隆武與魯王外,王彥也想要這光復南京的功勞和威望,他若能先入南京,則朝廷與皇帝必然被他逐漸架空,由他來掌握明朝今後的走向,反之,他最好的情況,也只是淪為地方割據政權,最壞,兵敗身死都有可能。

    光復南京的功勞,三方都要爭取,這決定了明朝之後的政局走向,誰讓步,誰以後就得靠邊站。

    現在是三家逐鹿,共爭法統。

    隆武三年,大體而言,湖廣、江西、廣東等地都是風調雨順,並沒有發生什麼大的災荒,收穫的糧食,再加上從南洋購買來的米糧,足夠民間和官府使用。

    可戰事,光有糧不行,還得有銀餉,有草料,有器械裝備,須要做出各種準備。

    何騰蛟在接受王彥的委託後,沒幾日便啟程前往貴州,王進才領著一萬人神策右軍隨行,再加上年前就調入黔中的神策前軍陳友龍,王彥在貴州已經放了兩萬兵。

    有這兩萬兵為後盾,相信何騰蛟能夠對貴州進行整合,然後確保諸多商號對貴州礦產的開採,以及防備窩在雲南的孫可望。

    何騰蛟離開武昌後,總督府邸便被王彥霸占,在江北規劃的漢陽新城沒有建設完成之前,王彥暫時便在此處理諸多事物了。

    近日從江西傳來消息,隆武三月初抵達贛州後,並沒有停歇,於三月中旬便到了安慶前線。


    於此同時,江西明軍頻繁調動,金聲桓武衛左軍下屬的李元胤、閻可義、羅成耀、徐啟明等眾多將領,以及武衛右軍,武衛中軍的孫守法、王得仁等人,紛紛帶著各自的人馬向安慶一帶集結。

    隆武大閱諸軍,除了留下兩萬新卒看守各地外,共集結七萬大軍。

    皇帝親征,加上江西去年打了一場大勝仗,士卒對清兵不再恐懼,一時間士氣盛極,只等皇帝祭祀,宣讀討夷檄文,便從上往下猛然沖向南京。

    為了配合皇帝,鄭成功也留下兩萬看家,親自帥領三萬大軍乘坐戰船北上,從海路進攻,欲與隆武會師南京城下。

    一時之前,江南大地波濤洶湧,白雲蒼狗,大戰之勢,如雲海滾動。

    在湖廣大地上,王彥所需要的糧食、草料、軍械、餉銀,也整船整船的往武昌運送。

    從廣州經過珠江,再過靈渠,然後進入湘水,最後進入洞庭湖聯接長江到武昌。

    在這段水道上,船隻密布,水道就如同流動的血管般,將各種物資送到武昌。

    王彥下達動員之令,徵發民夫數十萬,水道兩岸都是光著膀子的縴夫。

    在各條官道上,從早到晚的都絡繹不絕的騾車、驢車和獨輪車,各地農閒的百姓和府兵,全部都參於到了運輸隊伍之中,眾人車推肩挑,遮道而行。

    除了運送物資的民夫之外,軍隊也在大規模調動,在武昌附近訓練的新卒,被發往兩廣,而兩廣的忠武、忠至則往武昌調。

    王彥並沒有預料到,這麼快就會攻打江南,他原本是想等新卒形成戰力後,再發動江南之役,但現在局勢變化,等新兵練好,已經來不急了,他只能將精銳調來武昌。

    原本退役的許多五忠軍將士,也被重新徵召。

    一時間,各村,各寨,只見騎兵疾馳而入,張貼榜文。

    五忠軍老卒紛紛回家收拾衣甲、兵器,家人問之,只回答:「大王大兵,軍貼有我名。」

    老卒便義無反顧的告別家人,奔赴武昌。

    整個南中國



第698章 蓄勢待發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加書籤 下一章
相關:    末日崛起  道界天下  獵戶出山  妖龍古帝  
同類最熱
搜"崇禎十七年秋"
360搜"崇禎十七年秋"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