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紫微星近期的數據非常亮眼。
就比如微信。
目前國內的用戶數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5億,成為了國內市場上名副其實的第一大手機App。過去半年裡,用戶規模增長了7000萬。
這還不算呢!
隨著夏季的到來,手機消費的旺季也就該來了。尤其智慧型手機現在主要面向的是年輕人,他們又都放暑假了,就更能促進消費了。
包括愛斯達在內的諸多國內手機廠商,都在本月陸續推出了年度新版本,連小米都正式推出了小米1。
國內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將迎來大爆發。
由此帶來的就是手機端網民數量的快速增加,有統計已經顯示,目前國內PC上網的網民數量已經跟手機網民數量持平了。
再有一個月,手機網民數量就會妥妥地超過PC網民!
用戶決定了市場,市場決定了產品。
在這種大形勢上,手機上網就成了時代的車輪,變成了不可阻擋的大勢所趨。不過,手機App的盈利能力還是受到了巨大的質疑。
目前國內的手機App,有利潤產生的比例只有14.3%。
而在國內所有的手機App里,遊戲App的比例是15.2%。
這兩項數據高度重合!
這可不是巧合,目前國內能夠產生盈利的App,基本上都是手機遊戲。手遊有著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內購收費就行了,賺錢比較容易。
對其他大多數的App來說,就都會陷入到賺錢的痛苦之中。
這跟市場大環境有關。
國內的用戶都喜歡吃「免費午餐」,都不願意付費。從蘋果那邊發布的數據就可以看出來,在iOS市場裡,大陸區的App下載量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
可是,大陸區的App收入只是全球第八。
美國用戶平均每個下載所創造的消費是0.28美元,國內的用戶只有0.03美元,只有美國用戶的十分之一。
因為國內賺不到錢,就逼迫了很多App都要出征海外市場去賺錢了。
這其中的佼佼者當然就是UC。
另外做效率業務的ES也挺不錯,旗下的產品ES文件瀏覽器在國外市場也頗受歡迎,目前已經進入了五大洲100多個國家,有20多個語言版本。
這都是正規運營的正規公司。
其他公司就不是了。
去海外賺錢,人生地不熟的,既有文化限制又有語言限制,這得多難啊?哪是隨便一個小公司就能做到的。
可又不得不這麼幹。
不去海外賺錢,這些公司就得死。
怎麼辦?
還好當下的手機App市場還處於早期的蠻荒階段,手機系統、應用商店、App的審查、手機用戶的警覺等等都不夠。
這就留下了空子可鑽。
其實就是傅勝在美國搞的那一套。
App怎麼賺錢?
主要是兩種。
一種是刷廣告流量,流量越高,廣告費就越高。這樣一來,只需要不斷地利用技術手段,讓App不斷地打開、關閉,不斷地增加廣告的曝光次數,自給自足地創造流量,就可以收穫更高的虛假廣告費了;
還有一種,是刷數據。
比如有的App為了發展,有的創業公司為了融資,就需要拿出很多漂亮數據,使用頻率、用戶活躍度、裝機量等等。
幫助這些App去「製作」漂亮數據,就可以幫他們去市場中融資了,就可以拿到巨額的收益。
還有一種是和運營商合作,去盜竊手機用戶的流量。
因為很多國家的手機上網費用比較高,是很多運營商重要的收入來源,那麼只要用戶使用的手機流量越高,運營商就可以賺更多的錢。有一些不法App就可以在後台偷偷地運行去榨乾用戶的流量。
哪款App「使用」的流量多,哪款App在運營商那裡拿到的提成就越多。
跟早年的sp服務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