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京華在大明國內的武裝力量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其中保安隊是武裝家丁的「常備軍」,「護廠隊」則是「預備役」。
「護廠隊」是由京華在各地的「護廠隊」、「護礦隊」、「別院守衛」等各種武裝家丁合併組成,形成單獨的體系。不過,因為多年習慣,平時還是沿用之前的叫法,比如「甘肅威虜堡銅礦護礦隊」。
當然,它在京華內部還有個更正式的稱呼,叫做「西北第十一護廠隊」。這是因為護廠隊這個預備役體系雖然基本照抄了保安隊,但是它並非以省、府、縣三級來劃分,而是按地域分作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西南、西北、蒙古八大分部。也就是如「華北第某某護廠隊」、「蒙古第某某護廠隊」這樣。
按理說,「第某某」這種數字表述並不如具體某地如「威虜堡」來得直觀,一看就知道該支武裝由何處而來、平時駐在何處。然而,這其實就是高務實的用意:弱化常駐地和負責區意識,形成「全國護廠隊將隨時按需調配」的思維鋪墊。
如果這種思維運用到大明的軍事體系,那麼或許可以這樣理解:別管你是四川總兵麾下的兵馬還是甘肅總兵麾下的兵馬,朝廷說你今年駐守哪裡你就得駐守哪裡,朝廷說你今年歸誰統轄你就歸誰統轄——打破地域限制,全部由朝廷機動部署。
當然了,時代限制還是客觀存在的,畢竟高務實現在也沒有太多必要真把他們隨意調動去別處執行任務。所以即使高務實有意把護廠隊體系往這個方向引導,但各地護廠隊、護礦隊還是更習慣沿用舊稱。
說回「威虜堡護礦隊」,這個護礦隊當前的人數——也就是「三千人」這個規模——並非常備編制。按照京華的制度,礦工每十人選一人為護礦隊,因此「威虜堡護礦隊」平時的規模沒這麼大,應該是六七百人左右。
不過眾所周知的是,礦工在歷朝歷代都是頂級兵源之一,個人素質好到隨便訓練一下就堪稱精兵。因此,當布日哈圖打過來之後,威虜堡護礦隊臨時擴編一下就直接拉到了三千人的規模。
劉綎在黑河邊確定了一下方位,找了一段水流不急的區域安排蒙古式浮渡。這個辦法在本書前文曾經講過,即所謂「革囊渡江」。
革囊就是皮子做的氣囊。在北方,特別是黃河兩岸,革囊本就是常見的渡河工具。革囊一般用羊皮做成,製作的方法,大致是將羊宰殺之後,用細管向羊皮中吹氣,使皮肉之間產生氣流,再用力捶打羊皮,羊皮就會與羊肉分離。
這時,割下羊頭與四肢,然後將羊皮從頭部向下撕拉,羊皮就會完整地剝落下來,然後只要將頭部、四肢及尾部的孔洞紮緊,就天衣無縫了。等到要用來作為渡河的工具時,船工向皮囊中吹氣,羊皮就膨脹為鼓鼓囊囊的革囊。
這種革囊,可以用它承載木筏,同時讓許多人飄浮過河。大致說來,大凡水流湍急,不易舟楫的河流,蒙古軍當年都採用這種「革囊渡江」的方式。
如今這段黑河水流並不湍急,但因為荒無人煙,而且劉綎也沒時間久等,自然也就不考慮什麼徵集民間舟楫渡河了,只能「革囊渡江」。好在劉家軍的騎兵將領去額爾德木圖那兒「進修」過,對於蒙古人這套辦法學得很仔細,軍中常備了足用的革囊,因此渡河一事很快辦妥。
過了黑河,劉綎再次安排補水、餵馬、吃飯,以及還給了三個時辰讓大伙兒抓緊時間睡一覺,同時派出三支夜不收,均往威虜堡方向撒去。
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畢竟這麼一支八千人的騎兵如果突然殺到威虜堡城下,人家搞不好會以為是蒙古軍到了,到時候鬧出烏龍來就不好了,因此需要先派夜不收前去打打前站,通知一下對方。
這還有個好處就是讓威虜堡提前做些準備,比如那十六門大炮,能調動的部分就趕快做好裝車準備,能一同隨征的人員也一樣,應該提前做好準備。
劉綎在這件事上倒是毫不客氣,反正高務實給過他權限,京華在甘肅的武裝力量在必要時都需要聽從他的調用。劉綎也知道這個權限算是給他開了小灶,搞不好還有自己妹妹的面子因素,因此對待這件事他也很認真可不能把護礦隊浪沒了,這是老闆的私兵呢。
三個時辰之後,劉綎率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