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李想的巴黎之行特地搞低調,只帶了古琪靜、小夏和小張,以及丁丁書城和華夏書店各一人,再者就是拉魯斯出版社華夏分社的一名聯絡人員,總共七個人。筆下樂 www.bixiale.com
他們在出發的前兩天,收到了龔古爾文學獎評委會發出的邀請,所以這趟巴黎之行順理成章,但是為了避免大張旗鼓最後一無所獲的尷尬,行程很低調,沒有媒體記者知道他們這一天飛去了巴黎,媒體上只是說,李想已經飛赴了巴黎,準備龔古爾文學獎的最後事宜。
龔古爾文學獎評委會很窮,不可能報銷任何的費用,所以全程都是李想自己出資。他們到底有多窮呢,看看這個大獎的獎金就知道。
龔古爾文學獎作為國際最頂尖的文學獎項之一,獎金毫無疑問是眾獎中最低的,毫無疑問,因為它只有10歐元!微不足道。
再聯繫到10個評委在德魯昂餐館混吃混喝,一頓豐盛至極的晚餐卻只花了2法郎,平均一個人兩毛錢!可以知道這個評委會有多麼精打細算。
仔細想想,其實情有可原。作為中立的文學獎,他們不像諾貝爾文學獎,有一個基金存放了一百多年,每年可以吃利息,也不像法蘭西文學院大獎,有法國政府的財政支持。龔古爾文學獎沒有任何的基金支持,也不接受任何的捐贈,10歐元是10個老頭子自己掏腰包拿出來的,平均1人1歐元,你還想怎樣??!!
歷史上,曾經有無數次有人提議設立基金會,或者提出捐贈獎金,以提高獲獎作者的獎金,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優秀作家參與進來,但是無一例外都被拒絕了,因為評委會百年來始終認為,每一個作家如果獲得了龔古爾文學獎,可以帶動書籍銷量,由此獲得的收入已經不菲,無須另外的獎金,除非評委會能夠提供百萬歐元。
這麼微薄的獎金,卻能夠推動這個獎項聞名全球,由此可見評委會的權威性。
在國內媒體想要跟蹤李想的行蹤時,李想一行人已經到了巴黎,入住了預定的酒店。當天,李想便前往龔古爾文學院拜見塞西爾老先生,和他閒聊了一個多小時的文學,告辭離開,在他的建議下,來到德魯昂餐館用晚餐,一頓典型的法式西餐。
從進門,到吃完,一直沒有人打擾他,也沒有人認出他。就當李想結賬要走時,一個留著兩撇小鬍子、穿著棕色馬甲的中年法國人來到餐桌邊,恭敬地遞過賬單,隨後說有一種免單的方式,不知道他願意不願意嘗試。
李想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問題,好奇地請對方講。
對方先自我介紹,說他是這家餐館的老闆,隨後說,德魯昂餐館熱烈歡迎才華橫溢的作家前來,尤其是首次來到這裡用餐的文學家,而現在李想就是這樣一位從神秘的東方而來的作家,所以,如果他願意,餐館想給他拍照留念,並且掛在餐館的牆壁上,但是因為空間不多了,所以他的照片只能貼在一張大相框裡,成為其中的第18張。
老闆還指給李想看那張還有空位的大相框。老闆要昂著頭打量,而李想個子高,幾乎可以平視。仔細打量後,他在這18張照片中認出了6位大作家。
老闆似乎對這些留存的照片很自豪,不厭其煩地給李想介紹每一張是誰,他的代表作是什麼,講的什麼,如數家珍。
李想耐著性子聽完老闆的介紹,最後讓餐館拍了一張照片,並貼在了相框裡,然後在飯店眾多食客的掌聲中離開。他來到磨得光滑無比的石板路上,抬頭看了看德魯昂餐館的招牌,目光前移,落在了隔壁「巴黎歌劇院」的牌坊上。這是老歌劇院,現在看,門面顯得很小,門口的節目單上,閃現今晚演出的節目,只有兩齣,一出是《善心女神》,一出是《飛黃騰達》。
李想走上台階,買了一張《善心女神》的門票,這是來之前塞西爾推薦他來看的。
第二天,李想等人在酒店用了早餐,按照既定行程,來到了拉魯斯出版社在巴黎的總部參觀。中午12點,進了出版社安排的餐廳,準備共進午餐。
出版社的社長安德魯打開電視,電視上正在播報新聞,一位法國美女正拿著麥克風,對鏡頭說話。雖然聽不懂法語,但是李想看到畫面熟悉,很快就知道這是德魯昂餐館的門口,那塊木頭招牌就掛在鏡頭中,猜想應該是電視直播。
安德魯對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