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與一名敵軍士兵面對面。他說,他舉起自己的武器射擊,但突然間,「我看到我眼睛冒出小星星。我用左手摸我的臉,一股鮮血噴射出來,牙齒從我的嘴裡飛出來。」
他想,「現在一切都結束了,」他希望俄國士兵能把他幹掉,但是他的一個戰友來幫助他,「把那個打我的俄國人的頭打碎了。儘管他戴著鋼盔。那種撕裂的聲音,我今天還能聽到。」
但是沃爾茲對這一天的恐懼還沒有結束。當他的朋友幫他把傷口包紮起來時,沃爾茲抬起頭,試圖警告這位朋友:另一個俄羅斯戰士在他身後。但為時已晚。槍聲響起,他戰友的頭盔「從空中飛過,然後我看著他,我看到他是如何被擊中頭部的,頭部是如何分裂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大腦。中間是水。沒有血,只有水。他死時還看著我,他就站在泥土上,帶著他的傷口。」
在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六個月里,像第十三警衛師和沃爾茲這樣的場景被重複了1000次。在我二十一年的軍旅生涯中,我參加了許多高強度的戰鬥,也參加了反游擊戰。然而,我卻毫不含糊地承認,我無法理解,甚至無法想像,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現實中的地獄是什麼樣的。當被剝奪了人性的時候,他們會變得多麼冷酷無情,這是令人恐懼的。
城市攻防戰突出的就是一個殘酷,你必須下定決心,用生命來換取一棟以往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建築物,哪怕那只是一棟公共廁所,你都要用犧牲掉一個公共廁所都裝不下的人數來奪取他。
一旦哪一方接受不了這樣的殘酷,那就相當於輸掉了這場戰役。而且這還包括平民的傷亡!
史達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單從傷亡數字來看,該戰役也是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雙方傷亡估計約兩百萬人以上,參與該場戰役的人數也比歷史上的其他戰役都來的多,更以雙方無視軍事與平民分別而造成的傷亡著稱。
1942年9月14日,德軍從城北突入市區,與蘇第62集團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雙方逐街逐樓逐屋反覆爭奪。史達林格勒變成了一片瓦礫場,城中80%的居住區被摧毀。在滿是瓦礫和廢墟的城中,蘇聯第62集團軍頑強抵抗,在城中的每條街道,每座樓房,每家工廠內都發生了激烈的槍戰。攻入城中的德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儘管德軍對伏爾加河東岸進行頻繁的轟炸,但是蘇聯紅軍還是從那裡得到了不斷的補給和支持。剛剛趕赴城中的紅軍戰士的平均存活時間不超過24個小時,軍官也只有約三天的平均存活時間。
雙方在這場戰役共計一百萬人死亡,有蘇聯人、羅馬尼亞人、匈牙利人、德國人。德國第六軍團26萬人,9萬1千人被圍,戰後僅5千人活著回到德國。在會戰最激烈的階段,雙方投入兵力超過二百萬,坦克兩千輛,飛機兩千三百多架,大炮和迫擊炮兩萬五千門。
在1942年9月和10月兩個月中,蘇軍只有五個步兵師渡河增援,而德軍卻投入了不少於二十七個步兵師和十九個裝甲旅的增援部隊。其第一線師,常常傷亡達到百分之七十,一個連隊只剩下三、四十人。德軍先後投入史達林格勒的兵員,由最初的二十五個師陸續增加到五十一個師。
從1942年的7月到11月,德軍共喪失七十萬官兵,一千多輛坦克,二千多門大炮和一千四百多架飛機。
這場戰爭是殘酷的,幾乎是一場用鮮血堆積出來的勝利。雖然史達林格勒戰役結果是好的,但它的過程鮮血淋漓得可怕。任何一場戰爭,都不是幾個大帥運籌帷幄的事,它一定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築造的。納粹德國在希特勒的領導下,先後拿下了幾個版圖較小的國家,然而面對地域廣闊的蘇聯,德軍的進攻就顯現出了吃力。德軍對史達林格勒的進攻可以類比於日本對南京的攻打,它們對人民的屠殺都到了泯滅人性的地步。史達林格勒淪陷,然而這並不是戰役的終結,而是另一場悲壯反擊的開始。面對重重喪失的防禦地,蘇聯集團軍仍然沒有放棄最後一絲抵抗的機會,他們在市區依然一棟樓一條街地反抗爭奪著,這便是有名的巷戰。市區被戰火燒出了一片片廢墟,蘇軍就是在這一片片廢墟中躲避敵軍的炮火,奮勇殺敵。在指揮官崔可夫的強力抵抗下,最終還是贏得了這場對史達林和希特勒都相當重要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