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朝廷不答應也只能答應,只能捏著鼻子封一介女流為丸州牧。
為何?
因為朝廷要是得罪了姜芃姬,他們不擔心昌壽王趁虛而入,將柳氏挖走?
一個孟氏倒戈,諶州皇城都要被洗劫一空了,再來一個柳氏,東慶朝廷經不起動盪。
哪怕他們知道柳氏和昌壽王那邊的孟氏有齷齪,但世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只要利益尚存,化干戈為玉帛的例子還少麼?
姜芃姬笑道,「這道理我知道。」
下一任皇帝爭霸賽的結果出來了,獲勝者是太子妃的嫡長子,先帝的嫡長孫。
得知這個消息,滬郡郡守巫馬觴的臉色宛若棺槨上的黑漆,陰沉沉一片。
他這些天到處蹦躂,拉攏盟友,哪裡曉得這些人表面上應得好好的,背地裡通他一刀。
巫馬觴都以為下一任皇帝是他的,沒想到最後還是落到一個年僅十一歲的小毛孩身上。
不管他如何生氣,結果已經無法改變。
哪怕巫馬觴想要效仿昌壽王起兵造反,城外還有盟軍駐紮的軍隊,他沒有任何勝算。
頭七葬禮之後,緊接著便是幼帝的登基大禮。
年幼的皇帝虛歲十一,身子顯得瘦弱,雙眸帶著對生人的懼怕,瞧著怯生生的。
雖是登基大禮,但遠不及先帝葬禮奢華,甚至顯得很倉促簡陋。
皇帝身穿一襲不合身的袞服,頭戴冕旒,腳步侷促,牽著皇太后的手走到了龍椅前……
姜芃姬瞄了一眼直播間彈幕,她覺得有個觀眾說的話很有道理。
【聶北凌】:唉,母壯子弱,瞧著像是皇太后的登基大典,小皇帝反而成了陪襯。
皇太后垂簾聽政,幼帝成了擺設。
登基之後,接下來的環節便是盟軍諸侯最期盼的封賞。
雖說他們的功勞不怎麼大,但他們也是盟軍一份子,別人吃肉,還不許他們喝湯了?
按照官方說法,此次功勞最大的人是許裴,調度指揮有方,頭等功勞,其次是象陽縣縣丞柳羲和漳州東門郡都尉楊蹇,二者奮不顧身救駕,解救皇室於為難之中,記了次一等功勞。